味精是厨房中常见的调味品,很多人也都知道味精的成分是谷氨酸钠。有经验的厨师在烹饪时能正确地使用味精,包括用量及添加的时机。但是也有人不是很了解味精的正确打开方式,导致做出的食物不尽如人意。在这里,调味品厂家将为大家分享在烹饪过程中使用味精的注意事项。
1.要在菜肴临出锅前加入味精。因为谷氨酸钠在温度高于120℃时,会变为焦谷氨酸钠,食后对人体有害,且难以排出体外。长期积聚体内可造成心跳加速、手颤抖、失眠等不良反应。
2.不宜在酸性食物中添加味精,如糖醋鱼、糖醋里脊、醋椒鱼等。味精呈碱性,在酸性食物中添加会引起化学反应,使菜肴走味。
3.不宜在碱性食物中添加味精如包子、馒头等。在碱性环境中,谷氨酸钠会变成谷氨酸二钠,使鲜味降低,甚至失去鲜味。
4. 注意菜肴的咸淡程度。如果菜肴太咸,味精就可能吃不出鲜味;太淡则味精的鲜味“吊”不出来。食盐与味精的比例应在3:1~4:1的范围内,即可达到菜肴的圆润柔和口味。做凉拌菜时,宜先将味精溶解后再加入,因为味精的溶解温度为85℃,低于此温度味精不易溶解。
以上就是调味品厂家分享的烹饪时使用味精的注意事项,提醒大家多多注意,这样才能做出美味的食物。